高考語文作文如何找到最佳角度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7-30
1.準確審題。
首先要仔細研究作文命題,反復揣摩命題者的意圖,進而明確寫作的各種要求。
?。?)分解試題:對作文試題作適當分解,以求對作文要求有一個清楚的了解,不致因遺漏而偏離題意。一般來說,一篇作文試題可分解為“標題”、“材料”和“注意”三個組成部分。當然,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題都必有這三個部分。但作文要符合題意,就必須對試題組成的各個部分作準確、細致、全面的審理。只有這樣,考生在行文時,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則就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找關鍵詞:在上面三個部分中尋找關鍵詞(或詞組)關鍵詞是試題中的重點,就像人的眼睛,文章該寫什么,甚至該怎樣寫,都可以從這個詞中看出。同時在尋找關鍵詞的過程中,試題的各種要求都會變得簡單明顯,容易讓考生在緊張的考試中把握。
?。?)變隱為顯:將試題中的隱含信息說破,使其變?yōu)槊魇拘畔ⅰ?/p>
?。?)化大為?。涸诟呖甲魑臅r,要選一條思路、一個角度,一旦選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也就是說,文章角度要小,就其一點,縱深開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寫得深刻有力。
如北京一考生的《包容(三)》包容很大,需從小處落筆,包容很寬,需從巧妙處切入。本文從金魚的老住戶和新朋友的相互默認,紅黃兩色調和之后的溫柔鮮麗說起,提出“生活中需要包容”,然后擴展升華。從而使主題深化。恰當?shù)慕嵌仁沟眯形淖匀涣鲿?,如泉水自然涌出,處處妙趣橫生。廣東一考生的《溝通隔膜的橋梁——語言》能準確審題,緊扣“語言”與“溝通”的關系,通過記敘母女間發(fā)生的一件小事,說明了一個道理:不使用語言去加強溝通,兩代人之間就容易出現(xiàn)隔膜,產生矛盾;使用語言去溝通,這些隔膜與矛盾就容易消除。全文是切合題意的。
2.巧妙聯(lián)想。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中說:“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p>
當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說:“聯(lián)想的構成,在某一點上如同電路,有了電路,電才能通過,知識貧乏,線路就不能暢通了?!?/p>
東晉丞相謝安喜愛文學,善于清談。一天,窗外紛紛揚揚地下著大雪,謝安與侄兒侄女一道欣賞雪景,不由詩興大發(fā),他想考一考侄輩的詩才,便指著窗外的大雪笑問:“白雪紛飛何所似?”侄子謝朗略一凝思說:“撒鹽空中皆可擬”,侄女謝道韞從容不迫的說“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聽了謝朗的話說:“不好,誰有那么大的力氣把鹽撒得滿天都是?鹽在空中馬上就要落下來。用撒鹽做比喻,能準確的表現(xiàn)大雪飛舞的動態(tài)嗎?”而謝安聽了侄女的話后,拍手大笑說:“好!好!風吹柳絮上云霄,正象雪花漫天舞,絮白似雪,雪輕若絮,這個比喻真是又形象又貼切?!边@里謝朗把飄飄而落的雪花比作鹽粒,謝道韞則把它比作柳絮。無論是鹽粒還是柳絮,都是他們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這就是聯(lián)想。
所謂聯(lián)想,是人們在觀察的基礎上,由當前的某一事物回憶起或想到另一有關事物的思維活動。以某一事物作為觸發(fā)點,由此任意聯(lián)想出與之有關的事物。在進行多向聯(lián)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聯(lián)想的廣度、深度和新穎度。
江蘇一考生的《山水中走來的沈從文》我們不必猜測命題人在命這道題的時候,是否想到了沈從文先生;但是,我們可以說,用“水的靈動,山的沉穩(wěn)”來比況沈從文先生及其作品,是最恰當不過了。本文作者聯(lián)想到沈從文先生作為敘寫的對象,本身就是一種眼光,一種睿智,一種對人與山水的獨特感悟。江蘇一考生的《人間四月天》,作者由話題“水的靈動”,聯(lián)想到現(xiàn)代浪漫主義詩人徐志摩“水一般靈動的人生”、執(zhí)著的愛以及富有獨特色彩的生命永恒,對題意的理解自然、準確。
專注教育是一家專注于初高中*輔導的互聯(lián)網教育機構,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歡聚時代旗下教育品牌,董事長是小米公司的雷軍,已經開設數(shù)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5門初高中主要科目的課程。
專注教育()突破地域限制,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資源合理再分配,堅持從全國重點中學挑選經驗豐富的老師在線授課。
打開微信“掃一掃”關于專注教育微信公眾號,或微信搜索“專注教育”關注公眾號,預約免費試聽課程。咨詢熱線了解更多:400-890-8876。
登錄專注教育官網,觀看*輔導視頻,了解教學過程,下載專注教育App體驗免費課程。
老師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薄弱點、學習習慣等制定最適合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案,“教、學、練、測”的教學鏈環(huán)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提分效果。針對學習家督的問題,專注教育App還開發(fā)了課堂錄像、家長*旁聽的功能,讓孩子足不出戶,輕松上課,高效學習,提分快。
標簽:高考語文作文如何找到最佳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