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a| 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是我對設計的追求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03-24
在老師們的印象中,她敢于探索新事物,學習積極主動,樂于向老師提問。作為宣傳委員的Martina在學校的一系列活動中起著帶頭作用,為班集體爭光。氣質出眾的她還是“布服來戰(zhàn)”班服大賽的模特,而且精通鋼琴、吉他等樂器。
一路披荊斬棘的她在學習過程中勇于接受新的挑戰(zhàn),克服困難,最終拿到心儀院?!习财疹D大學以及格拉斯哥美術學院(QS全球排名第8)等6所國外藝術大學的offer!
全漢炎校長為Martina頒發(fā)畢業(yè)證書
Martina Huang
省實國際藝術高中部 IFPAD 2019屆畢業(yè)生,獲英國格拉斯哥美術學院(QS全球排名第8),南安普頓大學,鄧迪大學,伯恩茅斯藝術大學,考文垂大學,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等海外藝術大學錄取。
與藝術不可分割的緣分
我從小就感覺自己和藝術有一種不可分割的緣分。
最早接觸藝術其實是在音樂方面,我從小就開始學鋼琴,也大概是因為長期在藝術的氛圍下熏陶多年所以對美術也漸漸很有興趣。
小學的時候就很喜歡畫畫,但是因為沒有什么機會去專門的學習,所以小時候對學校一周僅有一節(jié)的美術課特別興奮,而且我會花很多時間去完成美術課上的作業(yè)。
而我真正學習美術其實是在我升高中的時候,高中剛好是有美術藝考的特長班,當時我毫不猶豫就報名了,后來經過考慮之后發(fā)現(xiàn)其實出國學習藝術設計會更適合我未來的發(fā)展,所以最終選擇來到了IFPAD,為我的理想付諸行動。
其實來到IFPAD學習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因為我在高中的時候學習的都是美術方面的技巧,但是這一年中我要學習的是如何去開拓自己的思維。
一開始我很容易會被我以前學習的繪畫基礎束縛著我,很多想法都會因為害怕不好看所以放不開去做,很多固有的思想都很局限。
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其實在設計中沒有什么美與丑,也沒有所謂的對與錯。
每一個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慢慢的我開始開拓自己的思維,平時也會到網上看別人的一些作品去獲得靈感。
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為最難攻克的是電腦繪畫軟件的應用,以前很少用電腦作圖,都是手繪為主,所以當剛開始接觸電腦繪畫的時候會很迷茫,而且那些軟件都還是英文版,一開始的英語水平也不是很好也不太看得懂里面的介紹,每次一個很簡單的操作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完成。
后來不斷地從老師那里獲得方法,還有同學幫助,不斷去練習,現(xiàn)在我對設計軟件的應用已經得心應手了。
在IFPAD學習和我以前學習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這里更加偏向于自主學習,屬于引導性的。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去問老師意見的時候,他們不會直接告訴我該怎么做,而是通過一些例子去慢慢引導我找到自己的方向。
這是我在學習生涯中的一種全新體驗,同時這也是在未來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去實踐、去嘗試,而不是自己沒有任何想法就去問別人。
努力準備作品集
累到睡著都握著筆不放的Martina
學校及專業(yè)的選擇
IFPAD
其實我會更看重學校,因為對于專業(yè)來說,我自己的設計風格還有我個人的追求都會比較多元化,不想過多限制自己的設計領域,而且身邊的老師甚至是之前來訪交流的國外藝術大學招生官都說過我作品涉及的方向很廣,所以我在選專業(yè)上會偏向涉及范圍廣的專業(yè)。
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招生官對Martina
的作品集進行一對一指導
而且我覺得其實在大學的第一年可以多看看不一樣的專業(yè),可能我最后會選擇一個自己覺得更加適合和喜歡的專業(yè),但是如果大家對于專業(yè)選擇有一個自己很明確的目標那當然也是一個好事。
作品分享
我最想分享的作品是:《窗》。
《窗》——Martina
這幅是我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結合了我多年學習的繪畫基礎知識還有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做出來的。
從繪畫基礎來說,一個是顏色的運用,我運用了互補色之間的純度變化使這對互補色既格格不入又巧妙融合,使畫面更加鮮明。第二是透視的運用,在一個平面中可以做出立體的效果,而且還是特別的立體效果。
我的想法是:藍色和橙色是一對互補色,是理性與感性的代表。藍色和橙色兩個組成的空間,看似是獨立分開,但其實連在一起,就像藝術中理性與感性的結合,這也是我對于設計的一種追求。
我覺得有時候設計不僅是一種感性的表達,同時也需要大量的理性分析去實踐,既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以使一個作品更加美觀才是成功的設計。
Martina的作品《窗》
被選為IFPAD文化衫的設計元素
致學弟學妹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這個很重要。別人只能指引你在一個方向上怎么走得更好,但是你自己要走的方向一定是自己心里清楚的,要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