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負有心人是誰說的名言(功夫不負有心人是哪位人說的)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2-09-06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代詩人孟郊·《游子吟》
孟郊的這首詩藝術地再現(xiàn)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shù)讀者強烈的共鳴?!队巫右鳌分徐陟谏x的光芒足以讓它名垂青史。
孟郊,字東野,湖州武康人。為了科舉入仕,孟郊早年就離開了家鄉(xiāng)、離開母親,到各地拜訪名師,求取學問,但直到四十六歲才考中進士,五十歲才被任命為溧陽縣尉。一到溧陽,孟郊便將年邁的母親接來同住,以彌補早年未盡的孝道。這首《游子吟》就是詩人將年邁的母親接到溧陽時寫下的。
如果說,孟郊是因為寫在溧陽的這首飽含人間真情的詩歌而蜚聲詩壇的話,那么,溧陽作為孟郊仕途之旅的始發(fā)地,在他的人生履歷表上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
其實,在孟郊去溧陽時,還有一篇與他有關的文章同樣名垂青史,那就是《送孟東野序》,這篇文章是孟郊的老師韓愈為他餞行的時候所寫的一篇贈別文章。
韓愈,字退之,“唐宋文學八大家”之一。同時,韓愈也是一代名師,有著“百世師表”的美譽,他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句教育界至理名言的代理人與踐行者。
韓愈桃李滿園,他的學生有很多在文學詩歌領域都取得了令人嘆羨的成就,尤其是孟郊、李翱、張籍等人,都是因詩歌成就而名傳千古的詩人;韓愈隨征淮西、諫迎佛骨、出使鎮(zhèn)州,在潮州驅逐鱷魚,他的聲譽隨著一樁樁事跡而聲譽日隆;韓愈是一代文章宗師,他也是蘇軾口中的“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的著作等身的文學家。
所以,不用做過多的介紹,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身上的那些標簽和后世給他加上去的光環(huán)。
孟郊是一個懷才不遇的有志之士,雖然考中進士,但卻經過了四年的等待才被授予溧陽縣尉一職。這與他的理想壯志和士大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追求有一定的差距,面對現(xiàn)實,孟郊心中充滿了落差感,他的心情非常抑郁。
所以,在孟郊赴任溧陽之際,亦師亦友的韓愈為他餞行,并寫了這篇贈別的文章。韓愈寫此文的目的一是贊揚孟郊的才華,二是寬慰孟郊,希望他擺脫內心的苦悶,振作起來,告訴他要做一個“不平則鳴”的人,做一個時代的“善鳴者”。
而且在這篇贈序文中,韓愈還為我國成語詞庫中貢獻了一個出鏡率很高的成語“不平則鳴”,這不光是一個成語,更是韓愈人生追求和文學主張的體現(xiàn)。
作為引領中唐文壇潮流的文人,韓愈不僅以熠熠生輝的文學照亮生活,而且他給中國成語詞庫增添了許多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語,光在他的贈序文中就有很多。如:出自《送浮屠文暢師序》中的“深居簡出”和“弱肉強食”出自于;出自《送石處士序》中的“輕車熟路”;出自《送董邵南序》“懷抱利器”等,不勝枚舉。
話說回來,什么是贈序文呢?其實,贈序文是古代文人為送別親友而專門撰寫的一種文章,一類文體,韓愈的《送孟東野序》就是一篇“贈序文”中的經典之作。
古代,受限于地理、通信、交通等因素的制約,朋友、親人要遠行,則意味著曠日持久的分離和牽腸掛肚的思念。正因為這樣,安土重遷的觀念在古人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所以,親友離別之際,經常有以詩文相贈的儀式和傳統(tǒng),這種詩文或者結集作序的文章就被稱為“贈序文”。演變到后來,但凡是臨別贈言的文章,即使沒有結集作序的也都叫“贈序文”。
而且贈序文的題目都很醒目,都帶有“贈”或“送”這樣的字眼,這樣的字眼往往一語中的,說明就是為贈別而作,而且大多贈序文都會明確地寫出贈送對象的名字。所以,光從題目《送孟東野序》就可以知道,這是送別孟東野時寫的贈序文。
贈序文在唐代非常流行,其中以韓愈寫的贈序文最具特色,而且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文學成就。韓愈一生寫下了34篇贈序文,這些贈序文都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
韓愈贈序文的成就也得到了后世的充分肯定,蘇軾就不吝其詞地贊譽道:“余亦謂唐無文章,惟韓退之《送李愿歸盤谷》一篇而已?!?/p>
贈序文的內容主要是敘說友誼,表達友朋間的情誼。而韓愈則以天才推陳出新的筆力和超凡脫俗的文筆,擴大了贈序文的寫作內容。除了抒發(fā)離情別緒之外,韓愈還將自己的文學主張寫進贈序文中。
韓愈著名的文學主張“不平則鳴”,就是在《送孟東野序》中所提出的。在這篇贈序文中,韓愈開門見山,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的觀點和主張,“不平”的大概意思就是不公平,也就是韓愈對不公平的事情發(fā)聲,發(fā)表自己的正義言論。
為什么韓愈會提出“不平則鳴”的主張呢?韓愈認為,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會因為受到外力的作用而“風吹草動”,會發(fā)出草木搖曳和草木零落的聲音,水流會因為河流落差和河床走向而發(fā)出激流回蕩和拍岸驚濤的聲音,金屬樂器會因為擊打而發(fā)出鏗鏘的、低鳴的、悠長的聲音。
韓愈從聲音產生的緣由進一步推導出人也會因受到外力的作用而“鳴”,而發(fā)出聲音,韓愈由物及人,從自然界中的“物不平則鳴”延伸到“人不平則鳴”。
這種外力的作用就是韓愈筆下的“不平”,而人會借助語言來表達受到“不平”時的心理,于是韓愈在贈序文中寫道:“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韓愈筆下的“歌”與“哭”,是描述情感外露的兩個詞匯,“歌”與“哭”是人之常情,也是人類情感的兩個截然不同的反映。不開心的事情,悲傷的事就是“哭”;高興的事情,愉悅的事情就是“歌”。韓愈所說的“不平”,指的其實是超出平常感情平靜之上的喜悅與悲傷。
所以在這篇贈序文中的第一段中,韓愈提出“物不平則鳴”的觀點,并從草木、流水等受外力的作用而發(fā)出聲音,并將這一觀點由物及人,提出人的言論、喜悅、悲傷都是因為有所不平的緣故。
接著,韓愈再一次列舉自然界中的多種現(xiàn)象來論證“不平則鳴”的觀點:這種聲音也不是隨隨便便發(fā)出的,而是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而發(fā)聲,借他物而鳴。這正是文章中“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這一句話的含義。
按照韓愈的表述,自然界中的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樂器,就是最善于發(fā)出聲音的東西;而鳥鳴、雷鳴、蟲鳴、風聲等則是季節(jié)更替、節(jié)序推移的結果。這就為下文闡述“人也亦然”打下論證的基礎。
為了讓論證更加精辟準確,韓愈在第三段中從儒家天人相應思維出發(fā),由物及人,列舉了歷史上的“善鳴者”。
如夏朝的時候,太康的五個弟弟用他們的歌聲來表達不平;周室式微時,孔子用論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周朝末年,莊周用他那廣大無邊的文辭來表達;楚國式微時,屈原在滄浪之水用行吟的方式來表達;戰(zhàn)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都通過各自的主張來表達“不平”。
此外,韓愈還列舉了秦漢魏晉時期有名的人,如李斯、司馬遷、司馬相如、楊雄等人,他們都是各個時代的文壇代表人物,他們是善于表達內心感想的人,他們也是掌握時代話語權的人。
但在魏晉時期,能表達思想與情感的文化名人就不如以前了,可是也并未絕跡。就其中的精英人士來說,他們作品的聲音輕輕而虛浮,節(jié)奏短促而急迫,詞藻艷麗而傷感,志趣頹廢而放曠;他們的文辭,雜亂而沒有章法。
韓愈認為,這大概是他們的文學藝術成就還不足以承載為時代發(fā)聲的能力吧,所以他感慨道:為什么不讓那些善于表達的人出來表達呢?
由此可見,韓愈提出的論據(jù)包括了為國家的盛、衰而發(fā)聲這兩個方面。而在文中,韓愈也明確提出來了“鳴國家之盛”與“鳴其不幸”這兩個層面的說法。
在第四段,韓愈從唐朝的陳子昂、蘇源明、元結、李白、杜甫、李觀一直說到孟郊、李翱、張籍,認為他們都是善于用詩文來抒發(fā)情懷的人。
由此,震耳發(fā)聵的一問從韓愈的筆端傾瀉而來:孟郊、李翱、張籍三人的優(yōu)秀詩文,不知是上天要使他們的聲音和諧來歌頌國家的興盛,還是要使他們窮困饑餓、心情憂愁,而為自己的不幸悲歌?
經過一系列縝密的論述后,韓愈最后點明題旨:孟郊將到千里之外的溧陽去就任縣尉,心里好像悶悶不樂,似乎有什么心事,所以我就給他講了這番話語并寫下這篇文章,目的是為了解開他的心結。
很明顯,全文的主題在最后一句中才脫穎而出,這是韓愈借這篇贈序文抒發(fā)對孟郊懷才不遇的感慨。其實,在這篇贈序文中,韓愈不僅是替自己的學生鳴不平,他也是為自己鳴不平。
韓愈這篇贈序文創(chuàng)作于貞元十七年,彼時韓愈34歲。那么,韓愈為什么要提出“不平則鳴”的觀點呢?這要從韓愈的人生際遇和經歷說起。韓愈幼年喪父,由兄嫂撫育長大。青年時期的韓愈刻苦讀書,雖然出身寒門,但他有著達則兼濟天下的理想和壯志。
在十九歲時,韓愈懷揣著夢想,踏上了科舉求仕的旅程。在獲得鄉(xiāng)貢資格后,他辭別兄嫂,風塵仆仆地前往長安,參加禮部的進士考試。但是貞元三年、四年、五年,連續(xù)三年均未中,這給韓愈打擊頗大。就在這時,韓愈的哥哥去世,這對于還游離在仕途之外的韓愈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在長安的韓愈,舉目無親,飄零寓居。在此期間,他給朝廷官員寫過很多自薦書信和干謁詩文,希望得到“伯樂”的點贊和轉發(fā),但每次投遞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渺無音訊。
功夫不負有心人,貞元七年,韓愈第四次參加進士考試,終于金榜題名,而這一年他已經二十五歲。從離別兄嫂算起,已是整整六年,這六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匆匆而過。
唐代科舉考試,考中的學子并不能直接參加工作,考中進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下一步還要經吏部選試合格,才被授予官職。所以,在貞元八年,韓愈參加了博學宏詞的考試,結果是落選。貞元九年、十年,又參加考試,結果連連落選。
他曾經三次給宰相寫自薦書信,希望宰相能當伯樂,授予他一個與他的能力和才華相匹配的職位,但宰相對韓愈的請求置之不理。即使韓愈屢次登門求見,但他滿懷熱情地拿著干謁詩文,以毛遂自薦的形式換來的只是一杯冰冷的閉門羹。
韓愈認為這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平,對于這種不公平,韓愈訴諸筆端,發(fā)出了鏗鏘有力的鳴音,這就是他在《馬說》中寫的:“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strong>
可以說韓愈在長安的十年求職之旅,是事與愿違的,是不盡如人意的,是內心有所不平的。在萬般無奈之下,有著一身才華的韓愈只能到藩鎮(zhèn)幕府求職,他先后擔任過汴州觀察推官和徐州節(jié)度推官,但都得不到施展才華和抱負的機會。
貞元十七年,在求仕入幕十六年后的韓愈,依然連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于是他寫出了展露心跡的詩句“悠忽十六年,終朝苦寒饑”。在此期間,韓愈兜兜轉轉,不停地輾轉于幕府之間,但韓愈的志向遠不在此,他希望得到更好的平臺,希望得到重用,希望得到賞識他的人。
韓愈到藩鎮(zhèn)幕府求職純屬無奈之舉。懷才不遇的韓愈,內心的郁悶可想而知,因此借著給朋友孟郊贈送序文的機會,既是替好友孟郊鳴不平,也為自己的不幸遭遇、懷才不遇鳴不平。
如果說韓愈是因為人生際遇和懷才不遇的經歷才提出了“不平則鳴”的話,這或許只是一個方面,但不是全部。與其這樣認為,還不如說韓愈提出“不平則鳴”的觀點,與他的人生際遇、懷才不遇的郁結心理和抑郁不得志的情感歷程有關,正是這一系列的際遇和歷程疊加在一起,才在無形中激發(fā)了韓愈的“不平則鳴”。
韓愈在文學作品中提出“不平則鳴”的觀點,很大概率上不是韓愈一時起興之舉或者心血來潮之舉,而是在長期社會環(huán)境的熏陶與儒家詩學創(chuàng)作理念的積累中逐步演化而來的。
因為文學都是表達自我的,除了為自己,還有自己的朋友,為朋友的際遇鳴不平也是韓愈“不平則鳴”的重要內容。
在韓愈看來,文學并不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單純的客觀描寫,而主要是表現(xiàn)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鳴,不是一種消極的遭到不平后的自然反應,而是一種積極的對現(xiàn)實的干預,更是對不合理現(xiàn)象的大聲疾呼和據(jù)理力爭。